辦公室門口的快捷餐點,西六樓用“智能取餐柜+網上訂餐”玩起新零售
侯帆開始創業時,餓了么、美團等外賣平臺已發展得如火如荼,用戶打開手機便能享受豐盛餐點;辦公區附近的飯館、餐廳也提供著層出不窮的美食。
但所有的線上平臺、線下餐廳都存在一個問題——無法預估的等待時間。外賣的送達時間無法保障,線下店鋪也不乏排隊等位的情況。侯帆不免琢磨,是否有一種方式能讓便利更進一步,用戶定時拿餐,無需等待。
“保溫柜+訂餐”模式是西六樓給出的答案,用戶通過微信公眾號提前訂餐,獲得開柜密碼,配送員在指定時間將餐點放入保溫柜,用戶自行開柜取餐。目前西六樓已在西安設立10個取餐點,每個取餐點有1-3個保溫柜,每個保溫柜日流水500余元,有48個單格。
相比于外賣和實體店,保溫柜的便捷性還體現在它的選址,西六樓將保溫柜設在了辦公室門口,白領們大可以足不出戶、定時取用。打開選址欄,可查看到“科技五路平安保險7樓”、“蘇州東潤商務A座”等地,看名字就知道,美食就在本樓,甚至……就在本層。在新零售飛速發展時,它更進一步,將下午茶和水果也納入服務范疇,提高貨柜的運營效率。
要造保溫柜,還得定時配送,乍一看西六樓的模式很“貴”,實際上并非如此,團隊通過簡化配送流程控制成本。第一,配送團隊批量取貨,西六樓的定位是方便快捷,相比于外賣平臺“一網打盡”線下商家的策略,西六樓傾向于選定幾家穩定的合作伙伴提供餐食。第二,配送團隊批量送貨,取貨并分揀后,配送人員沿固定路線配送至固定投放點,省去了外賣配送挨家挨戶打電話送餐的苦惱。第三,配送時間集中,取餐時間皆為白領午休時段。
由于整體配送過程集中,西六樓與快遞公司建立了合作,臨近用餐時間,配送員們集中為西六樓服務一段時間。配送環節的種種舉措節約了人力成本,成本的降低必將回饋至消費者,舉例來說,麻婆豆腐+干鍋菜花的價格是9.9元。
現今,西六樓的模式已經較為清晰,但在發展早期它也沒少走彎路。最開始成立西六樓時,團隊服務的是早餐市場,用侯帆的話說,白領早晨本就要上樓,在樓下開柜取早餐會非常便利。運營一段時間后,早餐客單價低等問題逐漸暴露,團隊將發展重心挪至午餐。
侯帆回憶起第一次看到用戶取出早餐的場景,那是在15年末,“冬天非常冷,我和運營合伙人遠遠地望著保溫柜,看大家把早餐取走。”當然,遠遠觀望并不能起什么實質性作用,他們根據用戶手機號一個個地進行電話回訪,并建立微信群,根據用戶反饋改進產品。
最早的保溫柜甚至是四名初創成員手工打造的,耗時4個多月。四名初創成員來自于互聯網行業和電子行業,侯帆半開玩笑半認真道,“最開始準備將保溫柜研發委托其它公司完成,后來發現這件事對我們來說沒難度”。當然,保溫柜的生產早已脫離了手工,西六樓已在江蘇有了穩定的供應鏈。
西六樓也考慮與便利店合作,在店內設置便捷取餐點。目前,項目正在尋求200萬天使輪融資。